正在广西巴马享一段恬逸满意的慢游生涯

旺财去旅游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4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巴马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一个词:舒服。”从深圳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旅游的吴春兰说,去年10月18日来到巴马游玩后,她就留了下来,直到现在。“我退休2年了,去险地探过奇,去网红点跟过风,最享受的还是巴马这份舒适和惬意。”

  巴马瑶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河池市,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腹地和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全县目前有80—89岁老人4741位,90—99岁老人744位,100—109岁老人83位,110岁以上老人6位。

  “当初来巴马只是想看看,并没有做旅游计划。”吴春兰说,正是这次没有太多计划的出游,让她惊喜。

  “第一个去的景区是百魔洞。那时我刚做完手术不久,洞里就像天然氧吧,让我感觉身体轻松了很多,立刻就有了留下的念头。”吴春兰说。百魔洞位于坡月村,是石灰岩溶洞。洞内分为4个大殿堂,最为壮观的大殿堂高100多米,长1000多米,伫立着几十根高70—80米、直径3—5米的钟乳石柱,构成庞大的石塔群。加上洞内洞之歧路,游程可达万米。

  “游巴马,就是要慢。老年朋友到巴马旅居最好不要设置路线,先找个地方住下来,然后每天只去一到两个景点,盘阳河的锦绣田园,百鸟岩的深潭奇石……我们可以用心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吴春兰说。

  如今,吴春兰在百魔洞办理了月卡,每天都要去一趟,一待就是半天,与新朋友畅聊,像上班打卡一样,从不耽误。

  每天去百魔洞的还有来自重庆的张敬兰,今年63岁的她已经在巴马旅居了8年巴马旅游景点。“我会参加景区举办的走秀活动,巴马各大景区类似的人文活动很多,让我们的旅居生活更丰富。”张敬兰说。

  偶尔,张敬兰会去分布在盘阳河两岸的村子走一走。“在这里可以放下压力,过简单传统的生活。”她说。

  随着知名度日益扩大,村子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许多人甚至在村中租了房子长住。旅居游客与当地村民相处融洽,村子更热闹了。

  巴马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吸引众多游客来此养生度假。2019年,巴马接待国内外游客825.85万人次,同比增长25.54%;实现社会旅游总消费84.48亿元,同比增长30.05%。

  10月中旬,由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主办的“文化和旅游部定点扶贫县主题宣传行动”采访活动走进巴马。放眼望去,巴马山水层叠,一步一景,长寿文化、民俗风情特色鲜明,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每年吸引近10万人次前来休养居住。在这里,从一亩田、一湾水、一条路、一间屋延展出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村庄今非昔比……【详细】

  广西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平林村,从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贫穷小村,仅仅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名村。今年国庆黄金假日期间,平林村接待游客达2.5万人次,引来区内外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关注。而就在几年前,这里曾经是当地出了名、“挂了号”的贫困村和“空心”村……【详细】

  近年来,巴马积极探索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通过加大投入甲篆镇坡纳屯、那桃乡平林村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今年“双节”吸引众多来自广东、福建、湖南、贵州、云南、江西等多地游客更好地感受乡村大自然风景,并带动更多附近村民就业,助推乡村旅游升温加热……【详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旺财去旅游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