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慕尼黑到布拉格爱卡汽车捷克自驾游

旺财去旅游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5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在慕尼黑已经逗留几日,作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它那将技术与艺术融合后孕育出来的城市魅力,完全不同于德国以外的城市。当然,由于历史的渊源,也正因为其饱受战火的摧残,造就了这样“古”而不旧的城市风貌。而与德国接壤的捷克,其首都布拉格却又是另一番景象,而这也正是我们此次自驾游记的第一站。

  在慕尼黑经过将近1个小时的准备,我们一行9台车终于动身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此行大约距离380多公里,一路上以高速为主,尽管很多人都知道德国的高速不限速,但很显然这只是以点盖面的一种看法。比如我们行驶的A93联邦高速上,一路就有明显的限速标志,平时正常情况下最高130KM/H,雨天则只有80KM/H。与在国内一样,虽然我们在超车时速度也会稍快一些,不过导游提醒过去卡恩也曾在此处因超速被缉拿,想想还是慢一点吧。

  德国境内的高速警察中有不少便衣,多驾驶奥迪车型,如A6,这倒也与国内有着那么一点相似,都是公务用车。刚出慕尼黑一段车比较多,但秩序依旧井然,直至我们行驶到拐入捷克的路段上,车辆才逐步少了起来。目前,这里的气温在10度到零下5度之间,四周依旧可以看到很多被白雪所包围的村庄。

  捷克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加之地理位置的原因,捷克的气候呈现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但温差较大。据导游介绍,捷克旅游的最佳时间应在在4月中旬到6月中旬或是8月中旬到10月中旬,这时候气温比较温和,而且又少雨。

  本来是一路阴云,进入捷克境内后,天空终于露出了一缕阳光。此时拂面而来的风也开始变得温和。捷克为何令不少人向往?有人说这是个工业不及德国,气质不比法国的地方,然而在斯拉夫人的土地上,却满是巴洛克、哥特、罗马风格建筑,这本来就是个别具一格的国度。加上传说中的波西米亚水晶、吊线木偶,以及近年来国内影视剧、音乐中的渲染,这里怎能不吸引人呢?而说到我们的目的地,用尼采的一句话来总结一下最为贴切,“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

  进入捷克境内,身边的斯柯达汽车开始多了起来。毫无疑问这个古老的品牌是捷克人的骄傲。这些斯柯达中,以弗雷西亚(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内进口过一批)和欧雅(就是国内的明锐))最为多见,当然也有不少FABIA(国内的晶锐))以及少量的SUPERB(国内的昊锐),或是更老的福尔曼。

  在捷克一年的出口总值中,斯柯达的贡献超过了10%,在布拉格的街头巷尾到处可见其身影。而在整个捷克,斯柯达的市场保有量超过了60%,力压各国品牌。即使是总统办公大楼的楼下,也尽是SUPERB、FELICIA这些车型。可以说,在国人熟悉的前苏联、东欧汽车品牌中,斯柯达是唯一硕果仅存的品牌,当然这一切也绝非偶然。

  除了斯柯达,这里还有满街的有轨电车。来过布拉格的朋友应该知道,它的有轨电车就好像串通整个城市的血脉一般。环绕整个布拉格的有25条电车路线条路线公里左右。从新城到城堡区的22、23号线路坐的人最多。此外,城区内的观光缆车与有轨电车的票是通用的,电车分长期票和短期票。短期票有可乘坐20分钟或75分钟两种,长期票有周票、半月票和月票三种,电车上无人查票,全凭自觉。

  乘坐22路电车到达伏尔塔瓦河西岸的拜特申山上,这里是布拉格城堡,也就是捷克皇家宫邸的所在地。这里包含了圣维特大教堂、黄金小巷、旧皇宫等建筑群,包含了罗马式 、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等各个历史时代的建筑风格。而波希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国总统都在此办公。

  圣维特大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罗马天主教布拉格总教区的主教堂,也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其实这里早期是一座罗马式圆形建筑,建于925年,由波希米亚公爵瓦茨拉夫一世建成。在1060年扩建为罗曼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在原教堂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哥特式教堂,于1924年才修建完毕。当然,其外部构造中最有特色的还是“飞扶壁”结构。飞扶壁(flying buttress),顾名思义就是扶持墙壁的意思。就是为了平衡拱券对外墙的推力,而在外墙上附加的墙或其他结构。就是说中间的拱对墙有向外的推力,而扶壁是将墙向内推(下图所示)。

  圣维特大教堂甚至比照片上看到的还要宏伟,它高97米,长60米,宽12米,是整个城堡区最高的一座建筑。不管怎么说,哥特式的建筑总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尖尖的屋顶,黑色的墙壁(砂石岩氧化、火烧所致),除了历史感,还多少有点阴森。

  进入教堂大约需要排20分钟的队,到了里面你会发现其穹顶高得有点令人惊讶,之前到过很多国家的教堂,但如此的气势确实是第一次看到,也难怪这曾是给国王加冕的地方,更不亏被誉为世界三大哥特式教堂之一。彩绘玻璃是圣维特大教堂的又一大特色,它们是艺术家慕夏(一位捷克斯洛伐克籍的画家与装饰品艺术家1860年7月24日-1939年7月14日)的杰作,晶莹剔透并附有很强的现代感,大厅四周环绕着一圈共18个礼拜堂,以及无数圣贤、王公的棺椁。

  出了圣维特大教堂转到其后身,我突然明白了导游所说的这里承载着多种艺术风格的含义。就在圣维特大教堂的正后方,就有一座典型的罗马式教堂,这就是圣乔治教堂。圣乔治教堂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罗马式建筑,920年完成后扩大修建多次,教堂的基石和两个尖塔从10世纪一直保存至今。一旁的圣乔治女修道院是波西米亚第一个女修道院,曾在18世纪被拆除改建为军营,现在为国家艺廊,收藏14至17世纪的捷克艺术作品,包括哥德艺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

  再向里走,就是黄金小巷了。相信来到布拉格这里也是个必经之地,不管你是否读过卡夫卡的小说。是的,刚一进入黄金小巷,你便可以看到一个蓝色的小屋黄金小巷22号,这里就是卡夫卡的故居。他为很多国人所熟知,有很多代表作,比如《中国长城的建造》、《判决》等等,而我们刚才逛过的圣维特大教堂,则正是其小说《城堡》中的原型。

  说实话,黄金小巷和很多国内外的旅游景点一样商业的一塌糊涂,这里可以被理解为一条浓缩的小小商业街。中世纪铠甲、卡夫卡著作、铁书签、还有鼹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时过境迁,在这条色彩缤纷的小街巷里,你不会再感觉到卡夫卡书中的那种压抑与无助,当然更不会寻觅到书中那些孤独而迷惘的底层小人物,因而大部分的游客最多也就是在门口留个“到此一游照”吧。

  下了山走不多远便是查理大桥,查理大桥是圣维塔大教堂建筑师彼得巴勒的另一件杰作。查理大桥从1357年7月9日奠基,直到15世纪初完成,是中欧地区最长的桥。现在,布拉格市政府非常重视查理大桥维修与保存工作,桥上不许走车,只得步行参观,而且我们上去的时候桥上正有三分之一的部分正在维修。据说上世纪90年代MJ想在上面开车威风一下都未被允许,我印象只在电影《极限特工》中看到过女主角开着GTO在大桥上的情景。

  站在查理大桥上,从身边过往的人群中,你能够感受到的是平静,但绝非慵懒,脚下的伏尔塔瓦河也在静静的流着,而这里是比任何博物馆都更能让人感受到捷克人艺术气质的地方。无数街边的画家、音乐家在卖艺的同时,更为布拉格增添了多样的魅力。虽然捷克是个内陆国家,可正是因为伏尔塔瓦河,布拉格才变得如此的诗情画意,而查理大桥则是河上的点睛之笔。

  卡夫卡曾在写给女友米莲娜的一封信中说:我最喜欢划着我的小船沿伏尔塔瓦河逆流而上,然后仰卧在船中顺流而下,欣赏不同形式的桥。而在伏尔塔瓦河东岸的山上,我们可以尽览河上的多座大桥。

  布拉格旧城的市区非常热闹,尽管从山顶看它犹如几乎所有的欧洲城市一样一片红红的屋顶,但穿梭其中,却是别样风情。在旧城的广场上,我们看到了天文钟,但却没有找到蔡依林歌中的“许愿池”。天文钟在整点报时的时候会有机械操作的小人跳出来舞蹈,几次经过广场都发现有不少人等在这里驻足等待,不过说实话这个大钟的报时效果甚至不及慕尼黑的市政厅里的木偶来的热闹。捷克的特产有波西米亚水晶、木偶和动画片中的“鼹鼠”,在这里的市场均可以找到,不过一是要注意小摊的价格不一定便宜,二是由于捷克现在还未大面积通行欧元,汇率问题也要留意。

  以前看过很多游记,其中似乎有不少到过布拉格的朋友会对这里有一些失望,我想这无外乎两个原因:要么是在电影和音乐的指引下来到这里寻觅浪漫,可因为期望太高而略显失望;要么是因为脚步太过匆忙,没有去细细体会这座百年古城的独特味道。但我想,无论是曾经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还是现在《布拉格广场》,都无法与我眼前的这座古老的城市完全重合,我相信它留给我们每个人的印象是不同的。但这里确实是一个让人向往、而又流连忘返的地方。下一站我将继续为您讲述捷克的故事,群山环绕的童话小镇克罗姆洛夫。

  就在之前的一期游记推出后,我的一位朋友在MSN上问我,“是否去了布拉格一旁的CK?”是的,CK就是我们今天这一站的目的地捷克克鲁姆洛夫的缩写(Cesky Krumlov)。

  布拉格距离克鲁姆洛夫小城大约180多公里车程,后者位于捷克的最南端,处于捷克、奥地利和德国的三角交汇地带。克鲁姆洛夫是捷克著名的一座古镇,还记得我在上次游记中提到的伏尔塔瓦河么?克鲁姆洛夫小镇就位于捷克南部蜿蜒的伏尔塔瓦河深谷之中。据说这里作为捷克中世纪最有势力家族的领地,是迄今捷克建筑艺术的一块瑰宝,不免让人心生向往。

  大约在下午1点多,我们在布拉格的查理四世酒店退房,踏上了前往克鲁姆洛夫的行程。布拉格不大,沿火车站向南经过国家博物馆,在经历了一小段堵车后我们很快就驶上了高速公路(E55)。前行不到30公里,路况变差,并伴有一段段的修路状况出现。坐在副驾驶的导游说这段路他们戏称“希特勒高速”,顾名思义这是那个黑色的年代里修建的,如今已破旧不堪,只得忍耐。

  在行至100多公里后从21号出口驶上3号公路,本以为枯燥的行程和侧窗外的景致又变得生动起来。乡间的公路景色宜人,路面的起伏很大,这里没有奥地利蜿蜒曲折的山路,可路途却也因此变得惬意悠然。至于两旁的作物,除了在德国境内我们也经常见到的啤酒花外,玉米、小麦也到处可见。

  在一个麦当劳进行最后一次补给后,我们经过全程三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到达目的地克鲁姆洛夫小镇。这里像云南丽江古镇一样,少有车辆能够进入镇中,大部分汽车停放在镇外的停车场。然而,当你跨过一座石桥进入小镇的刹那间,你会怀疑空间与时间究竟哪个发生了突如其来的变化?什么叫移步换景?直到那时自己才深有体会。

  有人说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小镇,这肯定是言过其实了,这句话倒是更像旅行社宣传单上的口吻。不过,若是加上一个特定时间段在上面,我倒觉得它一定称得上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小镇之一。作为一个旅游的目的地,白天的克鲁姆洛夫是喧嚣的,令郎满目的店铺更是充斥着商业的浓烈气息。满眼的导游旗、咔咔的相机快门声,这时,你只有躲到河边的小咖啡屋里才能让潺潺流水暂时遮掩住这一切。而到了夜晚,全镇才会随着太阳渐渐的平静下来,除非你只是白天途径于此的过客,否则我觉得真没必要长途跋涉跑来这里到此一游。

  我们入住的酒店古香古色,房间中的木质家具也很有“味道”,打开房间里仅有的一个小窗,窗外是小镇南端的宜人景色,而此刻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顿时有了下楼的冲动。

  黄昏下的小镇安详而宁静,即使那些小店都挂上了“CLOSE”的牌子你也不会太过在意。透着湿漉漉的空气,你可以很容易地去梳理之前各种纷乱的思绪。而印在错落石板路上的昏黄的灯光,也为这里的夜晚增添了一份深沉的味道。

  克鲁姆洛夫的历史是各个贵族家庭兴衰的历史,尽管这与生于数百年后且来自东方的我们没有多少关系,但相信这里由时间雕铸的散发着古老底蕴的风格是任何设计师的任何奇思妙想都无法弥补和实现的。顺着酒店门前的小路径直向里走去,大概不到一公里的距离便可以看到豁然开朗的斯沃诺斯基广场这里是小镇的中心地带,环绕四周的除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的民宅建筑外,还有一座市政厅。

  晚餐我们选择在了一个名为“Krcma v Satlavske地窖餐厅”就餐,这里晚上多少有些诡异,拱形的墙壁与天花板,确实如地窖一般。当晚吃的是烤鳟鱼,想想头天在布拉格吃的当地烤鸭,真够抓狂的。说到这,也不由地让我想起了小镇里的中餐馆,如果体验完地窖餐厅后第二天想去吃“家乡菜”了,你会发现就是这样一个小镇子中至少也有两三家中餐馆,而且不夸张的说,这里的小馆做出的菜是我所吃过的欧洲最“地道”的中餐。

  在第二天的行程里我们主要是去城堡。还是沿着昨天的那条路走到广场的正中心,此时城堡在我们的右侧,而在这一方向上商业气息也更浓,除了与小镇有关的纪念品外,木偶啊、鼹鼠啊、水晶等等也都售,当然价格比布拉格还要更高一些。

  克鲁姆洛夫小镇上的宽街少有人提到,而我们在前往城堡的路上特意在此转了一圈。这里的每一栋建筑似乎都有它的一段故事。这里住过统治者的大管家、住过炼金的术士、音乐家、有的做过军火库、有的直至二战前夕一直是啤酒厂,还有满世界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和小型博物馆。

  顺势而上,在经过了一座木桥后,巨大的城堡型建筑屹然矗立在眼前。克鲁姆洛夫城堡是捷克仅次于布拉格的第二大城堡,城堡中高耸的彩绘塔是克鲁姆洛夫的地标性建筑。当天,走到城堡脚下时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城堡与其脚下的新城虽然一下没了蓝天白云的映衬,但也别有一番情调。

  进入城堡区在经过几间庭院后,踏上一段白色石桥(就是刚才我们图中所指的那段)。这里无疑是俯视克鲁姆洛夫小镇的最佳观景位置。自南向北蜿蜒流淌的伏尔塔瓦河怀抱着老城爱卡自驾游论坛,与一片片的红色屋顶组成一幅令人恍若隔世的油画。从这角度看,似乎相比布拉格,克鲁姆洛夫与伏尔塔瓦河的关系更加紧密,更有一分母亲河的味道。

  路途是短暂的,但幸好没有让自己太过匆忙。克鲁姆洛夫作为一个小镇,没有布拉格的大气与华丽,但它所具有的艺术气质与城市底蕴却与其规模并不成正比。买些纪念品固然应该,但是坐下来花上1-2个小时去细细体味下这座城市的气息,待其在心中留下永久的记忆后,也许数月后的哪天一次“梦回波西米亚平原”的经历,远比桌上或墙上的几件纪念品来的更加耐人寻味。

  近期,大众汽车集团正式宣布,Passat轿车预计将会于今年夏季在欧洲停产,换代车型仅保留Passat旅行版车型(对应国内车型为蔚揽)。

  3月24日,阿维塔11单电机板上市,共推出两款车型,长续航单电机版售价31.99万元,超长续航单电机版售价34.99万元。配备750V高压平台快充。

  新车硬派风格的设计元素贯穿其中,将成为北京现代明星车型ix35的换代,量产版将于4月18日开幕的上海车展首发亮相,7月初正式上市。

  除了方向盘外,智己LS7的后排座椅还有一个更大的亮点——零重力座椅,此次我们有机会与智己LS7的座舱零距离接触,深入体验了其内饰座舱的舒适性。

  韩国车企最近动作不断。北京现代近日公布了一组旗下全新紧凑型SUV——MUFASA的设计草图。该车作为北京现代ix35的继任车型设计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旺财去旅游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5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