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几百公里游洛阳赏牡丹游龙门吃水席观夜景搭客狂赞:还真有不少新名堂

旺财去旅游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5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原标题:自驾几百公里游洛阳,赏牡丹逛龙门吃水席观夜景,游客狂赞:还真有不少新花样

  旅行的最大妙处在于“路上看世界,途中观自己”。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思,用心想。

  摩旅全国途中,有两种现象最为普遍。一种是发展古城古镇文化;一种就是观花赏花经济。把赏花与古城发展完美相结合的唯洛阳为最。

  据同程旅游发布的《2019居民春季赏花游趋势报告》显示,3月以来踏青赏花游热度快速上升。以旅游线路及景点门票预订数据统计,樱花、油菜花、桃花、牡丹花、郁金香、薰衣草等是最具人气的花卉,这些高人气花卉带动了相关目的地、景点客流量的上升。

  以花为媒,各地充分利用本地生态鲜花资源和地方文化办节吆喝,不仅赚足了人气,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特色农产品等行业的兴起,掘金“赏花经济”,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如何吸引赏花人气、留住人气、用好人气,如何从简单粗放的养花办节,上升为精细化、多层次的用户服务,是摆在旅游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赏花”只是“赏花经济”的表面形式,唯有实现赏花与文化的结合,突出本地特色与文化底蕴,形成特色与亮点,才能赋予赏花游产品核心内涵,形成深厚且持久的“赏花文化”。

  由于“赏花经济”受到花期的限制,普遍存在难以持续的问题。牡丹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20天,绚烂却短暂。“牡丹为媒、文化搭台”是“花样文章”,“经贸唱戏”发展“赏花经济”才是目的。花期一旦结束,热闹的人潮逐渐褪去,花会期间各种各样的签约仪式,“赏花经济”取得的“宏伟成果”如何尽快落地就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自1983年首次举办牡丹花会至今,如果按照报纸上的“宏伟成就”计算,怕是10个洛阳也建立起来了。然而事实令人十分尴尬。主要原因就是项目落地难。究竟难在哪里?还需要当政者深思。

  放眼全国,除洛阳牡丹花会以外,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黄色的菊花,红色的月季花,甚至还有金黄的油菜花,全国各地的赏花节轮番登台,踏青赏花的热潮已经催生出“赏花经济”,不仅为地方“赚足”了人气,还为地方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赏花经济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这一经济模式受花期限制太大。“赏花经济”如何才能持久,也成为不少地方的困扰。赏花经济“花开一时”,除了受到花期的影响,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其一,审美疲劳带来市场疲乏。相距不远的地方争着办节庆洛阳自驾游,一窝蜂地发展人造花海项目,赏花游线路“年年岁岁花相似”。后续跟进的同类线路,更难以吸引游客,只会造成投资浪费。

  其二“花样经济”不仅需要做足“花样文章”,更需要跳出“花海复制”同质化竞争,下足功夫做出“新花样”。

  要通过创意文化,大力挖掘并培育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将赏花游与当地风土人情、历史底蕴相结合。有特色、有创意、有故事,才能吸引更多人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旺财去旅游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