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太行自驾游探秘-悬崖之上的乡下:郭亮村

旺财去旅游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6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花了两天时间游览了山西壶关县的太行大峡谷,接下来,我们驱车去下一个景点,郭亮村。

  郭亮村是太行山中著名的悬崖村,在驴友中有极高的声望,最初就是被骑行的驴友们发现,才逐渐被世人所知,那里有著名的挂壁公路,是很多影视剧取景地郭亮村自驾游

  太行山区的农民儿子——郭亮,率部分饥民揭杆而起,反抗压迫,农民纷纷响应,跟随郭亮,很快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农民队伍。

  后遭官府,因寡不敌众,郭亮只得退守西山绝壁,就是今天这个悬崖上的山村,人们为纪念郭亮,取名为“郭亮村”。

  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3位村民,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 、钢钎。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人工中国自驾游网,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就是挂壁公路,于1977年5月1日通车。为此,不少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目前,政府在郭亮村实行了商业化管理,附近区域统一命名为万仙山景区,由新乡市政府设立的南太行集团统一管理。

  在郭亮村山下约10公里地方设卡,不准私家车进入,必须统一购票,乘坐景区大巴车。门票78元,车票45元。

  郭亮村在山顶上,山下的农家院因为距离卡岗近,纷纷抢生意,我们就是被山下的农家院抢到他家去住宿。

  晚餐时,与农家院小老板聊天,他说,郭亮村最早是被骑行的驴友发现的,他们觉得这里景色不错,拍了些照片发到网上,引来一些摄影爱好者和画家的注意,这样,来的人越来越多。

  最初,有农民发现商机,设卡收费,3-5元,随着知名度提高,看到有利可图,政府就出面了。

  我问他,是否由当地的辉县政府来管理,小老板说,辉县没有这个权利,是新乡市政府成立了南太行集团管理,完全是商业化运作。

  政府介入商业运作,不受市场约束,可以垄断经营。在中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走了差不多10公里盘山公路,来到挂壁公路入口,全体下车,从洞中走过去,就到郭亮村。

  在形式上,挂壁公路都是相似的,就是在绝壁的边缘开洞,隔一段距离,开一扇窗口,洞不是笔直的,而是沿着绝壁的弧度圆滑转弯。

  来到山顶,到达郭亮村,此时,站在峡谷边,远眺对面绝壁上的挂壁路,又是一番景色。

  我猜想,当年,郭亮村的村民不知多少次站在这里,望着对面的绝壁,思考着如何才能通过它;这才有了今天的挂壁公路。

  虽然是旅游淡季,比较起来,郭亮村的游人算是最多的,有旅游大巴上来,也有自驾散客。

  位于绝壁上的郭亮村,其四周还有群山包围,挂壁公路对面的绝壁上,是各种规模的农家院。村中还有一条比较热闹的街道,两旁也是农家院;房子大多是就地采集的石块搭建,一般是1-3层。各家有自己独立的小院子,一般都是散落在较为平整的地方。

  1975年参加开凿绝壁公路的13勇士,目前仅有3人在世。这三位健在的老人在村里不同的地方摆小摊做点小生意,我们都看到了。

  自有人在此聚居以来,郭亮村已经经过了一千多年,在这个闭塞的山村里,这里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一位村民因地制宜,在自家里开办了一个民俗馆,收集了过去的古农具等生产工具,进去参观,每人收一元钱。

  崎岖的山路,深黄色的秋季,无人采摘的山果,滚落的岩石,原始生态的农居,这就是太行山村的独特之处,正是这一切孕育出了太行魂。

  11月上旬,是深秋和初冬交接期,对于华北地区来说,天气既带有金秋的碧空、秋叶和果香,又略显冬季的丝丝凉意,穿着薄羽绒服或者冲锋衣非常适合,既无冬装的笨拙,又能彰显鲜艳的服装颜色。

  当你带着一种不急不赶,悠闲自得,进退自如的心境旅游时,周围的景色会变得更加亲切和美好,你会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自然,有更多的耐心与外部风光实现心灵互动,也能更有效地提升内心深处对外部风光的感知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旺财去旅游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